观后感之《大宋提刑官》

时间:2015-02-09

很少有电视剧会以凄凉哀怨的朗诵为电视剧的主题曲。“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望,人寰无限 ,丛生哀怨 ,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缩白链。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段电视剧片尾歌曲时,我就被这个略带悲壮且神秘的电视剧所吸引。让我情不自禁去追着去看,这就是《大宋提刑官》。
 这是一部描绘大宋提刑官宋慈的电视连续剧,记录了宋慈传奇而又忐忑的一生。但是演绎终归是一种艺术创作,真实的他往往没有影视作品中的那样传神。但是这毫不降低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宋慈把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医药学应用于刑狱检验,并对先秦以来历代官府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因而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和后世刑狱官员的必备之书,几乎被“奉为金科玉律”,其权威性甚至超过封建朝廷颁布的有关法律。750多年来,此书先后被译成朝、日、法、英、荷、德、俄等多种文字。直到目前,许多国家仍在研究它。其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外医药学史、法医学史、科技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中贯穿着“不听陈言只听天”的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至今仍然熠熠闪光,值得发扬光大。著成《洗冤集录》(一说《洗冤录》)一书,是第一本法医学著作,现在,《洗冤集录》是法医的必读之书。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的一大进步。在那个相对科技水平和人类思想相对落后的时代,这部著作无疑是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其中有的方法和理论至今仍然被使用。
我认为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除了演员的出色的表演和宋慈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最能吸引人的就是其中的大量的侦查破案的描写和缜密的推理,在一层层抽丝剥茧的侦查推理中探求真相,惩恶扬善,维护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这部搀杂着家庭琐碎和后世好事者添加的三角恋之外,这部电视剧中有大量科学的和符合历史条件的侦查手段,比如在很多场景中我们都能看见,宋慈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然后戴着一副布手套在现场寻找蛛丝马迹再验尸,在检查过尸体后,脱下手套后用烧酒伴着水洗手,把发现的证物一一整理后保存最后记录下所发现的一切。这些相对来说是比较真实且符合现实的,这一套流程和现今的侦查方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剧中还反映出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古代的刑讯问题,在出现的案子里几乎都存在逼供的现象,且逼供的手段五花八门。其中一个年轻的秀才一双丹青妙手就活活被打断,落下残疾。虽然逼供在我国古代是合法的,也就是说是可以堂而皇之使用的,但是它往往不能达到发现事实真相的作用。而宋慈的断案方法恰好是与之相反的,就是从证据出发,用事实说话。虽然古代科学技术和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相对落后,但是相对的古代人的犯罪技巧和反侦查能力也较低,所以刑讯逼供的存在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
难道说宋慈就是一个不败的神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即便是再有经验,也难免犯下错误。在与反对他的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他也犯下过错误。这是一个杀人弃尸案,宋慈到达现场后根据五月天气较热和尸体的腐烂程度推断了死者被害的时间,进而以此为线索展开了侦查抓到了嫌犯,然而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案件却是他人精心设下的圈套,在被害者被杀之后,他们精心的将尸体沉于深潭水之中,也就是类似于将尸体存放在我们今天的冰箱这种容器中,使其腐烂的速度减慢,从而达到对死亡时间的错误判断。可见,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经验结论,我国古代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研究。当然这种手段在今天可以检验死者胃内消化物的侦查手段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但是在那个年代,没有细心的观察和大量的经验判断,想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太容易的。无论古今,我们往往轻易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实,只有经过反复推敲能够自圆其说,有理有据才能做到不出现冤案错案。说到冤案错案,这部电视剧里交代说宋慈的父亲就是因为在晚年知道自己曾经制造过错案而服毒自尽。虽然这有一定的演绎在其中,但是在后来宋慈在办案中都保持着谨慎和谦虚的态度,知错就改,并且以人命关天为自己的守则和信仰,这可以说是其家学渊源也可以说是一种态度。作为刑事侦查人员一点点小的疏忽都会造成巨大的对真相追求的困难。轻则让罪犯免于重的刑罚,重者让其逍遥法外。所以说,作为一名侦查人员其职责和敬业精神应该和宋慈的那本书一样,做到洗刷冤屈惩恶扬善。
放眼望去,对于宋慈的电视影视作品还有很多,每个版本都各有所长,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们都细致的刻画了宋慈这一历史人物在那个需要惩恶扬善,需要他去洗刷冤屈的年代,做一件又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打印此页 关闭页面

主办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