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有毒 ——读小说《香水》有感

时间:2014-06-18

 

                          徐衍

 

感谢陈老师布置的半命题作文,让我时隔多日重新走进图书馆寻找灵感,于是无意中发现一本令人惊叹的奇书——《香水》。小说在一个邪恶却美丽的故事外壳之下,讨论了一个我是谁的问题。

故事的开篇,主人公格雷诺耶出生在肮脏的海鲜市场,他能闻到和识别所有的味道,唯独自己身上没有气味。这是一种隐喻,格雷诺耶在这个世界没有认同感,没有人在乎他,他一生对他人都无足轻重。于是,格雷诺耶悲剧的一生从此开始,故事围绕着格雷诺耶自我认同的心路历程展开史诗般的推进。

第一阶段是无知。格雷诺耶不知道自己没有气味,他好奇一切气味,利用自己可以辨别所有气味的天赋学习各种和气味、香水有关的事情。

第二阶段是觉醒。就像一个自然人走像社会人那样,格雷诺耶突然有了自我意识,虽然他的自我意识是不知道他自己是谁——他能分辨出所有的气味,可是却找不到他自己的气味,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存在。格雷诺耶隐居山谷这个情节就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格雷诺耶想要的,只是纯粹的气味。但当格雷诺耶意识到自己没有气味的时候,他找到了人生的又一个意义:为自己披上香味。

第三阶段是迷惑。格雷诺耶学会了制造人味,虽然材料各不相同,但最终都使之成为了香水。他发现不同的香水在他身上会让人对他产生不同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他自己是可以控制的。换句话说,他可以利用香水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人。但是,在刑场上,他迷惑了。他感觉到对人的厌倦和憎恶,可是人们对他却是热情和爱戴。这种完全冲突的情感让他无所适从,于是迷惑。

第四阶段是顿悟。格雷诺耶赢得了世界,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走到凡尔赛去,让国王亲吻他的脚,他可以给教皇写封香水信,宣布自己是新的救世主,只要他愿意,他可以随心所欲。他手中掌握的这种权利,比金钱,恐惧,或死亡更强大。只有一件事是香水做不到的,那就是他自己不受香水的影响。当格雷诺耶站在格拉斯的广场中央,看着疯魔的人们忘情的交媾,他意识到,这香水永远无法使他像常人一样享受爱与被爱,无法使他拿到真正的认同,在这个世界,格雷诺耶始终是一个局外人。格雷诺耶的自我救赎最后也就以这种悲壮的结局收场。

我想到了镜中我。自然人最终要成为社会人,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可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味道或许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许不是别人想要的,于是需要“香水”。格雷诺耶只是将香水用到了极致,因为他有一个世间绝无仅有的灵敏的鼻子。而我们,没有那么灵敏的鼻子,我们所谓的气味也不是真正的气味——地位,财富,学识,甚至衣服、鞋子、发型、语言方式等等都是我们的“香水”。

我们能感受到这些,正如格雷诺耶能够感受到气味一样,可是我们也会像格雷诺耶一样迷茫。我们在各种“香水”的掩饰之下伪装了自己,可是“香水”恰恰对我们自己没有作用,几斤几两只有自己心里知道。打掉了牙自己咽下去,为的只是利用“香水”,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格雷诺耶是无欲无求的,在现实意义上,他貌似只是在寻找一个伪装的终极方法,他对技术的乐趣要大于技术所做的事情,所以他超然物外,最终能够将香水倒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让国王去舔他的脚趾。而我们却不可以——所有人都在用“香水”伪装自己。社会是一面大镜子,我们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香水”有毒。小说就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提出了思考,却没有给出答案。或许,这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当“本我”和“超我”发生矛盾时,如何平衡二者,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打印此页 关闭页面

主办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