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回头看”让母婴室更温馨

时间:2023-05-12

    

“这里干净整洁、舒心温馨,有冰箱、吸奶器、消毒柜、冷热水……连吹风机都有,想得太周到了,体验感非常好。”2023年5月母亲节前夕,静安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官刘国敏对一起涉母婴室公益诉讼案开展第二次“回头看”,被抽查到的一个点位的新手妈妈的回答让她频频点头。

“这个母婴室有20多平米,设备齐全,中间用布帘隔开,既能满足母婴需求,还注重保护隐私,目前已被评为‘四星级’爱心妈咪小屋,正在向‘五星级’迈进。”“暗访”结束后,检察官径直来到物业处,问起了上述母婴室的情况,物业管理人员不无自豪地介绍道。结合本次抽查整体较好的情况,检察官倍感欣慰。

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2021年12月20日,静安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官在履职过程中发现,某商城母婴室尿布台锁扣坏了、某广场母婴室不能提供热水和洗手液……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公共场所和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置母婴设施,为婴幼儿照护、哺乳提供便利条件。

然而法律规定的“应当配置”是否意味着现实生活中就“配齐”了“配齐”是否就等同于“达标”了“达标”是否就满足群众的“使用需求”了……这些问题不断萦绕在检察官心头

配备=配齐?配齐=达标? 检察官实地走访勘验调查

根据前期监督履职发现情况,静安区检察院于2022年2月正式立案,成立办案组,制定专项调查计划,组建6个调查分队,开始实地走访勘验调查。

公益检察官围绕辖区内经常有母婴逗留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梳理出依法应当设置独立母婴室的公共场所28处,从母婴设施的设立、启用、标准性、功能性、日常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拍摄取证。

经过1个月实地走访,检察官发现辖区内商场、公园、医院等基本实现母婴设施全覆盖,但配备≠配齐,配齐≠达标,达标≠舒心,部分母婴设施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如未按要求配置垃圾桶、带洗手液的洗手台、带安全扣的婴儿尿布台、便于哺乳休息的座椅等设施;个别母婴室疏于管理,卫生状况不佳,地面墙面有污渍,保洁频次低、设施损坏未能及时维护等。

从整体上看,现有的母婴设施基本满足哺乳私密性、集乳、休息等需求,但从细节上看,少部分母婴设施无法体现对携婴外出妇女的人性化关怀。

“有”到“优”如何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上海一直提倡城市管理要做到“像绣花一样精细”,针对母婴设施的配置,到底需要怎样的“绣花针”?重建设、轻维护,如何让妈妈们有尊严地使用母婴设施,检察官该如何“穿针引线”?

为了精准发力,公益检察官重新研读《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市母婴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存在问题的母婴设施进行分类、梳理,并根据“谁建设、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确定5个管理职能部门,与他们先后磋商协调,充分沟通,明晰责任,达成整改共识。

2022年2月,静安区检察院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制发检察建议,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督促涉案单位积极落实整改,并加强行业整治,落实常态化长效机制,为携婴外出妇女提供舒适、贴心的服务。

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一方面督促涉案商场、医院、公园等完善母婴设施,加强日常保洁和管理,确保问题点位整改到位。另一方面通过“自查+问卷调研”的形式对辖区内重点商业场所开展摸底调查,组织常态化检查,并要求相关单位完善母婴设施环境及设备管理维护制度,确保舒心的用户体验。

2022年8月底,检察官顶着烈日开展第一次“回头看”:原先坏了的锁扣修好了,洗手液、尿布台等也一应俱全,检察官随机采访一个正在给宝宝换尿布的妈妈,得到了肯定的评价。在得知相关职能部门正在辖区内同步开展“星级爱心妈咪小屋”建设,检察官持续关注,于是有了开头一幕。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母婴设施只是体现城市温度的一个小小的窗口。我们理应在细节处求极致,依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已建成母婴室的维护管理,让每一位有需求的妈妈舒心地使用母婴设施,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承办检察官徐衍这样说道。

下一步,静安区检察院将持续跟进母婴设施标准化建设向长效管理迈进,继续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母婴权益得以高质量维护,继续为城市精细化管理、营造生育友好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打印此页 关闭页面

主办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