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子微信上搭识80后男网友,“一夜情”后却发现手机和钱包被洗劫;90后考生微信交友寻求安慰,擦干眼泪才发现“小少爷”拿着自己的苹果手机和钱跑了。近期,静安检察院的检察官接连碰到多起由微信这一时髦通讯工具引发的犯罪案件。检察官提醒微信用户,尤其是女性,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微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今年3月,家住本市的中年女子李依(化名)闲暇时打开手机微信,发现一名自称孙强(化名)的男子跟她打招呼,两人便互加为好友。今年4月初,两人相约见面,一起吃完夜宵后来到西康路上一家酒店玩起“一夜情”。然而,当李依第二天一早醒来洗完澡却发现,如意郎君早已不见,一起消失的还有自己的一部苹果iPhone4S手机以及部分现金。
李依报警后,孙强很快被警方抓获。近日,静安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孙强批准逮捕。据检察官介绍,目前,利用微信、米聊、飞信、QQ等社交工具作案增长明显,不法分子涉及的犯罪有介绍卖淫、诈骗、抢劫、强奸等等。
微信搭识80后理科男见面后手机现金遭洗劫
尽管人到中年,但李依对新事物的追求从不落后。自从新购苹果i-Phone4S手机后,她便下载了最流行的社交工具微信。使用微信可在朋友间传播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既可单聊也可群聊。更让李依动心的是,微信有“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的新功能,这两大功能直接将熟人间的沟通扩至陌生人交友。通过前者,可在几秒内搜索到1000米内的其他微信用户,“摇一摇”功能则可迅速找到在同一时刻摇晃手机的用户。
今年3月,李依打开手机微信,一个自称孙强的男子给她发信息打招呼,出于礼貌,李依也回打招呼。一来二去,两人就互加为微信好友,接下来十几天,两人只是偶尔打个招呼。今年4月1日深夜11点多,当李依再次登录手机微信,孙强又发来消息,并称自己通过手机定位发现两人离得很近。孙强还邀请李依一起吃夜宵,两人见面后,李依发现对方挺年轻,高高瘦瘦,戴一副眼镜看上去十分斯文,顿时心生好感。
当天,两人边吃夜宵边聊天,不知不觉到了凌晨4点。“现在回去太晚了,不如在附近找间酒店吧?”孙强提出开房建议,李依并未反对,两人一起来到西康路上的一家汉庭快捷酒店。
一夜风流之后,上午9点左右,两人先后进入浴室洗澡。当李依洗澡时,孙强翻开她的黑色拎包,拿走包内的一部苹果iPhone4S手机和部分现金。随后,孙强以赶车为由不等李依从浴室出来便匆匆离开。洗完澡的李依发觉不对劲,翻开拎包后发现手机和钱不见了。
当天中午12点,李依打电话质问孙强,孙强承认拿了手机和钱,并答应过完清明还给她。然而,等李依后再打电话追讨,孙强就不再接听了。无奈,李依选择了报警,警方很快将孙强抓获。
经静安检察院查明,孙强是一名80后,老家在江苏农村,通过自身努力考入南京一所名牌大学,案发前在上海一家IT公司从事技术工作。孙强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颇为精通,“平时喜欢研究这些东西,可惜买不起。”因为孙强家境不好,父母至今在老家务农,而自己的工资除去日常房租、吃饭、娱乐等开销后所剩无几,他看到别人用最新潮的电子产品只能投去羡慕的眼光。
孙强供称,那次和李依“一夜情”后,发现她使用的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苹果iPhone4S手机,于是便顺手牵羊。第二天早上,李依醒来后发现手机不见了,便多次向孙强追讨,并说若不归还就要报警,但孙强一直拖着不还,甚至还到世纪大道一家手机店将手机刷机,并更改了全部设置,还将红色外壳换成蓝色。直到被警方抓获,孙强才意识到自己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落榜女生微信交友寻安慰 18岁的姚莉(化名)来自贵州六盘水市,今年2月29日,姚莉独自一人来沪报考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今年3月4日,姚莉在位于延安中路的宾馆等待考试结果。期间,闲得无聊的她登录手机微信,并通过“摇一摇”认识了一个名叫“小少爷”的男网友。“小少爷”自称是上海人,住在静安区。一来二去,两人不知不觉聊了几个小时,就像认识多年的朋友一样。 凌晨时分,姚莉登录上海戏剧学院的网站,但并未在复试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落榜后的姚莉情绪低落,便主动约了“小少爷”见面,想寻求他的安慰,并告知了自己的具体住址和房间号。 大约半小时后,“小少爷”如约而至。姚莉和他一边聊天,一边讲自己没有考取上海戏剧学院对不起父母。说着说着,姚莉就抱着“小少爷”哭了起来。期间,“小少爷”曾提出想和她发生性关系,但遭到姚莉拒绝。后来,在“小少爷”陪伴下痛哭一场的姚莉后来却发现,“小少爷”走后,她的iPhone 4S手机和皮夹里的200元不见了。 由于姚莉的手机一直放在宾馆房间内充电,案发期间除了那个名叫“小少爷”的网友,并无其他人出入姚莉房间,警方很快锁定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个取名为“小少爷”的男子叫岳翔(化名),今年23岁,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本市一家咨询公司上班。近日,岳翔因涉嫌盗窃罪被静安检察院提起公诉。
分析
微信、米聊等工具对陌生人定位更精确
在苹果App Store中,微信被定义为最时尚的手机语音对讲软件。由于微信具有“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可以迅速认识周围的陌生人,被很多年轻人视为“交友利器”。然而,这个“交友利器”却频频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实施诈骗、盗窃和强奸等案件的工具。
静安检察院的检察官指出,和QQ等其他社交工具相比,微信、米聊等工具对陌生人的定位更精确,搭讪后,更容易有针对性地实施犯罪。
据了解,微信具有“摇一摇”(与同时在摇手机的陌生人即时通讯)、“漂流瓶”(扔漂流瓶匿名交友)和“查找附近的人”(通过用户地理位置与附近的人即时通讯)等多种新型即时通讯功能,只需使用手机号或QQ号进行非实名注册即可,在手机网络覆盖处可随时随地与陌生人聊天。微信作为当下手机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为陌生人之间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结识和交流平台,受到不少年轻人喜爱。
检察官分析,从作案方式看,嫌疑人均通过微信搭讪、结识事主,通过手机聊天骗取事主的好感和信任后,将事主约至指定地点见面,伺机进行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从作案时间看,多选择在晚上,其中23时、凌晨1时较多发。从作案对象看,事主多为喜爱上网的年轻男女,喜欢追求新鲜事物。
检察官指出,此类案件的嫌疑人多为单独作案,犯罪分子只要在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上安装微信软件即可通过微信就近寻找多个目标,通过简短交流获取受害人信任,再以各类理由相约受害人见面,伺机实施犯罪。因作案后不会留下个人真实身份信息,也给侦破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检察官提醒,“查附近”,查到的不一定是好人;“摇一摇”,摇来的可能是厄运。为防止陌生人发微信骚扰,微信用户可进行隐私设置;使用微信交友不要轻易见面,若见面,最好在繁华场所,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贴身存放;如果对方提出借手机、借钱,千万提防受骗。
女性屡成不法分子的“猎物”
据静安检察院的检察官介绍,在网络交友引发的犯罪案件中,女性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他们往往利用一些女性朋友渴望建立婚姻或贪幕虚荣、寻找“金龟婿”的心理,把自己伪装成为专业人士,骗取受害女性的信任,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检察官提醒,女性交友应认真考察对方信息的真实性。可以到其单位了解,确认是否该单位人员,如是自由职业者,最好查看其身份证,也可以要求拜会其父母或家人。对于认识不久、了解不深的交往对象提出借钱等要求时,最好婉拒。如果确实要借钱给对方,一定要其出具借条,千万不要碍于情面不敢开口。
专家认为,为防止陌生人发微信骚扰,可进行必要的隐私设置。此外,不要轻易和陌生微信网友见面,如果见面最好选择在一些繁华的地段,而贵重物品也要贴身放好。在利用这种聊天工具时,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要因对方就在附近且对附近熟悉就掉以轻心,毕竟所结识的对方是个陌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