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浑身名牌、手持各种国际信用卡的港澳人士,在各家名牌专卖店里扫货“豪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并不是“大款”,而是一帮因欠下赌债而帮人刷伪造信用卡套现的“刷卡团伙”。日前,这5名犯罪嫌疑人在沪落网,并由静安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上海一家知名钟表行的店员小陆至今还清晰记得:去年8月1日,一对说广东话的男女走进店里,直接报出货号要求购买2只价值8.7万元的手表。他们自称经常往来于世界各地,对奢侈品情有独钟。但刷信用卡结账时,这对男女却并不那么爽快。那名男子手里的信用卡显示支付不成功时,他又接连拿出六七张信用卡,反复刷卡后才成功交易。最后,男子在信用卡签购单上留下了潇洒的英文签名。5名这样的“可疑分子”,在去年7月至8月间,结伙在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国金中心等处的高档商场购物消费,所购商品价值45万余元人民币。
经警方查实,这5人都来自港澳地区,但他们随身携带的都是伪造的港澳通行证。他们受不同“老板”指派,持大量伪造信用卡刷卡买手表、皮包、服饰等奢侈品,然后交给“老板”并从中获取10%至15%的报酬。
据交代,这些人因欠下赌债而帮人刷伪造信用卡套现。49岁的朱某在5名犯罪嫌疑人中年纪最大。他自幼在香港读书,初中毕业后当过服务员,也去菲律宾打过工,11年前曾因信用卡诈骗被广东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出狱后,他向香港某财务公司老板借了一笔高利贷,并约定以刷伪造信用卡套现的方式偿还债务。他曾先后3次到上海、香港等地购物消费。
“只要浑身穿名牌,对营业员说几句英语,就能让人相信我的消费能力。”这些犯罪嫌疑人交代,因为假卡刷卡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所以他们的钱包里都备着十几张信用卡。一般只要营业员相信他们是“大客户”,就不会引人起疑。每次刷卡时,他们都时刻关注着售货员和周围人的反应,一旦发现不对,马上走人,万不得已时也会用现金支付。一次朱某在北京购买iphone4手机时,连刷了六七张信用卡都无法支付。眼看自己的行为引起了保安怀疑,他立刻拿出现金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