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静安区检察院在张园·检察护企工作站举行《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3)》发布会,20余家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应邀参加。活动由第七检察部主任王伟伟主持。
现场,静安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马玮玮发布中英文版2023年度《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3)》,从办案情况、犯罪特点、综合履职、综合司法保护四个部分作了详细介绍。
办案情况
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受理量跃居全市第一
2023年以来,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230件426人,其中审查逮捕案件66件82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164件344人,案件受理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案件类型分布集中 部分罪名占比有所下降
2023年以来,受理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涵盖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类型,罪名集中在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类,占案件受理总量的94%。侵犯著作权类刑事案件占比较往年下降明显,占案件受理总量的5%。
涉外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数量占比较高
2023年以来,共受理涉外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161件259人,占案件受理总量的70%,包括假冒某知名品牌瑜伽服注册商标案、侵犯某知名品牌娃娃著作权案、销售假冒涉及服饰、箱包、电器设备等门类的多个知名品牌商品案。
办案质效提升 案例培育效果显著
着力打造首例首创,培育优秀典型案事例,擦亮知识产权检察特色品牌。朱某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宫某某假冒某知名风衣品牌注册商标案获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工作委员会2023-2024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郭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获评2023年上海检察机关服务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例。静安区检察院获评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
犯罪特点
作案手法升级迭代 侵权高发领域日趋多样
犯罪分子作案手法专业化、隐蔽化程度提高,新业态发展伴生的侵犯知识产权新领域犯罪不断涌现,发案领域从传统的食品、服饰箱包向医疗器械、软件科技等领域延伸。
团伙犯罪增多 犯罪行为呈现规模化、链条式
共同犯罪增多、产业链条结构明显。纵向呈现上中下游紧密的全链条式结构,内部分工逐渐精细,横向呈现组织化、规模化、聚集式结构。
涉跨境电商类犯罪频发 社会危害性逐步凸显
2023年以来,共受理涉跨境电商类知识产权案件共计83件118人。部分跨境电商平台通过招商推广、流量支持、克隆池跟卖等方式,为网店商家售假提供便利,抽取佣金,牟取非法利益。
涉案金额持续攀升 真假混卖加大查处难度
2023年以来,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达14件32人。部分案件假借“海外购”“海外专营”等名义,以假货冒充进口商品,真假混卖,欺骗消费者,加大办案难度。
全方位开展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强化法律监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全面深挖犯罪线索;依法提前介入,高效引导侦查取证;依法精准监督,强化调查核实工作。从“在案”证据审查转向“全案”证据审查,针对遗漏犯罪情节、犯罪金额等情形,通过调取证人证言等方式补强证据。
依托专业导师、同堂共训制度,提升办案质效。聘请技术研发、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担任专业导师,参与专业化办案,提供理论指导。运用公检法共训平台,通过选派业务骨干专题授课、召开联合调研会等,凝聚司法共识,提升专业化、精准化办案水平。
构建协作联动机制,正反双向推动行刑衔接。牵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及区法院召开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工作四方会谈,完善线索双向移送、信息共享、证据移交等机制。2023年以来,监督立案行政涉刑事案件线索共计13件;对于相对不起诉案件,及时向被不起诉人经营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行政机关回复率100%。
发挥一体履职优势,探索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坚持上下一体、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积极稳妥推进“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新路径。聚焦涉食品药品安全、消费者权益等领域刑事案件,开展“一案多查”,以诉前磋商方式共办理3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检察综合司法保护能力。制定出台《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 服务保障打造富有活力的中心城区科创高地十条措施》,提供系统集成检察服务保障措施;邀请技术调查官参与调查取证、现场勘验、案例研讨等工作,推进专门性、技术性问题高效解决;深化司法协作配合,全面落实特邀检察官助理制度,引入“外脑”提升办案质效。
稳步推进企业规范经营,溯源治理优化营商环境。联合公安机关、法院,在网络播放平台原创性保护方面率先探索;对于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涉案企业,在检察意见中载明企业情况,并建议异地行政机关持续跟进监管;靶向制发社会综合治理检察建议,助力企业规范经营、行业堵漏建制。
立体宣传扩大社会效果,持续擦亮特色品牌。开展法治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为同济大学师生开展知识产权检察专题讲座,在全市首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交流我院知识产权民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加强跨区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交流;线上线下全媒体推进检察宣传,形成矩阵,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创新、公平竞争的意识。
典型案例发布
·A玩具实业有限公司、朱某某侵犯著作权案
·吴某等六人侵犯“劲舞团”游戏著作权案
·罗某等十五人销售假冒某知名品牌箱包注册商标商品案
与会人员对静安区检察院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机制,提供系统集成检察服务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实“检察护企”专项工作,加强专业化办案,办出更多首例首创、精品案例等提问,检察官一一作答。
发布会后,与会企业代表与公检法相关负责人召开了知识产权“同保护”座谈会,就涉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展开研讨。
素材来源 | 第七检察部
文字整理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