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工作室遭内鬼“狸猫换太子”

时间:2021-06-24

      

近日掀起了一股“炒鞋”热,王某等人看中其中的商机,合伙成立了一家工作室,没成想被内鬼陆某上演了一出调包计,将多双限量版球鞋换走后,通过网络进行出售。

近日,静安区检察院以盗窃罪对陆某提起公诉。

今年2月,王某和合伙人夏某、朋友陆某一起到工作室去给买家发货,在核验货物时,王某无意中发现,工作室中有8双珍藏的限量的球鞋被掉包成了假货,同时,陆某也说,自己储藏在库房中的17双名牌童鞋不见了。因被掉包的球鞋价值不菲,而失窃的童鞋购买价格也有2万多。王某当即向警方报案。

根据警方调查,王某放置鞋子的库房不仅安装有地锁,还在门上设置有密码锁,两处都没有被撬动的痕迹,初步推测是熟人作案。当问起谁还可以出入库房时,王某和陆某表示,离职的员工翟某曾配过工作室地锁的钥匙,也知道密码锁的密码,尽管在离职前,已经回收了钥匙,但并不知道翟某有没有私留。

真的是离职员工想发一笔横财,所以对老东家实施盗窃么?

半个月后,王某却单独走进派出所,为翟某洗脱了嫌疑。王某表示,翟某已经离职四个月,间隔四个月进行盗窃,这不太合理。反倒是案件的另一被害人陆某,有作案嫌疑。

陆某也曾是这家工作室的员工,后来挂靠在王某的工作室,开始经营名牌童鞋,同时也帮王某上传出售球鞋的照片并向买家发货。根据王某回忆,陆某曾趁自己1月份外出旅行,偷卖过自己的球鞋,在案发当天,还曾劝说自己不要报案,并表示自己愿意花钱,在库房中安装摄像头。

究竟谁才是案件的始作俑者?王某描述的一个细节让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说,在警方展开调查后,陆某曾拿着一个袋子给自己,说是有人将这个袋子放在了工作室的门口,而袋子中装的正是失窃的同款正品球鞋。

而在警方调阅大楼监控后,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神秘“还鞋”人,就是陆某从车后备箱拿出了装球鞋的袋子,从始至终都是他在自导自演。

到案后,陆某交代,自己因为缺钱,就以400元一双的价格购买了8双盗版球鞋,将工作室限量版的真球鞋换出后,通过网络进行销售,而案发当天自己所说失窃的17双童鞋其实是自己凭空捏造的,为的就是洗脱嫌疑。

让陆某没有想到的是,朋友王某真的报了案,面对警方调查,他迫于压力,无奈之下通过闲鱼,花重金购买了几双正版球鞋,打算“还鞋了事”,让警方和王某放弃追查,没想到反而因此暴露了自己。

在陆某的手机中,警方找到了陆某向多人出售球鞋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经核查,陆某通过出售掉包所得的球鞋,非法获利近4万元。近日,静安区检察院以盗窃罪对陆某提起公诉。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多好的演技都没有办法掩盖实施犯罪后内心的惶恐,在实施盗窃后寄希望于警方放弃追查无异于痴人说梦,年轻人面对唾手可得的不义之财,更要保持理智,勿要因为一时冲动,而付出自由的代价。

打印此页 关闭页面

主办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