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严瑾丽
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晴
12:30 向目标进发
汽车在正午阳光炙烤的柏油马路上疾驶,坐在闷热车厢里的我,满溢着兴奋,又带着些许忐忑。脑海中不停回想着昨天傍晚蔡主任给我打的那个电话:“小严啊,《检察日报》要出2期8个版面的‘五一’世博专刊,有采访任务,明天中午你到浦东新区检察院报到……”
到底是什么采访任务呢?我这样一个只在市院宣传处学习过2周、一直只是从事信息工作的新手,能胜任吗?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看来晚上是赶不及买生日蛋糕了。我心里打着鼓。
13:00 充满感染力的报道组
走到浦东新区院宣传科门口,里面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让我正准备敲门的手停在了半空中。《检察日报》社驻上海站站长林老师正和两位年轻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什么;一位男老师站在中央,双眉紧蹙,左手紧紧握住手机,似乎在听着什么重要的内容;一位年纪稍长的老师快速滑动着鼠标,屏幕上无数张照片闪过……
原来这就是我要加入的团队——《检察日报》世博专刊前方报道组。3分钟内,林老师向我介绍了来自北京《检察日报》社的袁主编、浦东和嘉定区院的宣传干部,并将一份世博专刊版面内容计划书交到了我手中,这是几位老师昨晚连夜拟定的。而我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和浦东区院宣传科陆科长一同采访报道世博法庭。
“世博法庭”?这个新名词一时让我无从下手。我立刻找到了最近的上网本,以最快的速度搜索到了有关世博法庭的最新信息,来不及用笔,只是在心里默默记下重要的内容。在有了大体的概念后,我请教了袁主任和林老师,他们指出了读者最容易关注的几个方面,让我在采访中格外留意。陆科长则是把采访提纲递给了我,让我对一会儿的采访节奏心中有数。
13:30 你好,世博法庭
在陆科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世博法庭,负责外宣的严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详细回答了我们的所有提问,着重介绍了世博法庭近期调解的斯里兰卡馆与上海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案。眼见着采访提纲上的内容被一一问及,而我的心中似乎还没有找到这篇即将诞生的报道与之前所有报道的不同之处。
为了避免新闻重复堆积,陆科长和我试图从其他角度,打开缺口,探析新的新闻点。严老师提到了之前浦东新区院针对涉博案件制法的检察建议。而这个是另一篇报道的中心,采访一时陷入了僵局。
“那能不能介绍一下某一个世博法庭办理过的案件呢?”陆科长一语打破了沉默。出于保密问题的考虑,严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我们,而是让我们稍等片刻。虽然只是不到10分钟的等候时间,但我的眼光无数次地投向那扇关着的房门。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能了解一个新的案例,这篇报道就会变得充实丰满和与众不同。
庆幸的是,我们等来的是世博村内经济型酒店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案件梗概。
14:30 我用报道迎世博
回到大本营,陆科长和我满脸的笑容已经告诉大家,我们斩获了最新的“猎物”。在与陆科长简短的讨论后,我开始执笔拟稿。为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和不雷同,我翻阅了之前所有关于世博法庭的新闻报道,取长补短;为了体现报道的现场感,我以一名亲临世博法庭者的眼光,记录着法庭的每一处细节;为了将案例描绘得更加生动,我找来了《世博官方导航手册》,比照地图做空间模拟……
17:30 初稿完成
轻点鼠标,世博法庭采访稿在我的笔记本上留下印记。
还记得采访前林老师问我的那一句:“紧张吗?”“不紧张。感觉很兴奋、很荣幸!”
的确,从来没有感受过5小时的紧急采访任务,而团队中每个人都让我印象深刻,联络沟通时的细致入微、采访攥稿时的智慧闪光、摄影选片时的精益求精……大家都在为世博忙碌。
22:30 别样的生日礼物
一直以为10月的世博园区志愿者工作,会是我与世博的亲密接触,而现在,世博开幕之前,我就和她撞了一下腰,难道这不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吗?
虽然没能赶到家给妈妈过生日,但是我想“五一”期间的那份《检察日报》会是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