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以案说法
 
微信“摇一摇”,摇出“高富帅”?
 
    日期:2012年10月25日
 
 

     打开手机微信,“摇一摇”摇出个“高富帅”,两人一夜情后却发现自己手机及现金被盗;用手机“飞信”聊天,以为结识了“钻石王老五”,交往4个月却被骗去近10万元……日前,静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了多起因使用手机社交软件而引发的侵财类案件。检察官表示,与QQ、MSN等传统社交工具相比,手机社交软件微信、米聊、飞信等对陌生人的定位更加精确,犯罪分子进行搭讪后,更容易有针对性地实施犯罪。

  

微信结识“高富帅”竟是梁上君子

  今年年初,中年女子李依新购了一部iPhone 4S手机。听说“微信”是当下最时兴的社交工具,喜爱新鲜事物的她立即下载安装。几天用下来,她发现用微信不仅可以在朋友间传播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更可以通过“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的新功能,直接跟身边的陌生人交友。

  一次,李依在家“摇一摇”摇出了距离1000米内的一个自称孙强的男子。一来二去,两人便互加为微信好友。今年4月1日深夜11点多,当李依再次登录手机微信后不久,孙强发来消息,称自己通过手机定位发现两人离得很近,想邀请李依一起吃夜宵。两人见面后,李依发现对方挺年轻,长得高高瘦瘦,戴一副眼镜看上去十分斯文,顿时心生好感。

  当晚,两人边吃边聊到了凌晨4点,孙强提出:“现在回去太晚了,要么在附近找个酒店开个房间?”以为遇到“高富帅”的李依对开房的建议并未反对,两人一同来到西康路上的一家快捷酒店。

  “一夜情”过后,李依醒来洗完澡后发现手机及钱包内的现金,都随着孙强一起不翼而飞。李依打电话质问孙强,孙强承认拿了手机和钱,并答应过完清明还;但后来再打电话追讨,孙强就不再接听了。李依报警后,警方将孙强抓获。

  

农民上飞信自称是“钻石王老五”

  41岁的贾佳是一名商场营业员,有个老实巴交的丈夫。2010年4月,她用手机上网聊天,通过“飞信”认识了一个自称许峰的男子。对方自称是上海一家建工集团分公司的总经理,年收入数十万元,仅在南京老家就有五六套房子。

  “钻石王老五”许峰让贾佳怦然心动。当月,两人在一家餐厅相约见面。看到风度翩翩的许峰,贾佳做起了飞上高枝的美梦。就在两人关系不断升温的过程中,许峰却频频向贾佳借钱,理由五花八门,包括分期付款、交物业管理费、办房产证、支付房贷、购买空调、同事请客等等。当得知许峰的母亲因心脏病住院,贾佳还按照其吩咐汇款7300元。

  转眼间,到了许峰承诺还钱的日子,可他的手机却始终关机。贾佳又按照所知的家庭地址找上门,房东称许峰带着妻儿早已搬走。按照所知的单位地址找上门,“单位”并不存在。短短4个月间,许峰向贾佳借款近10万元。直到许峰被警察抓获,贾佳才知道37岁的他真名叫许龙,小学毕业后在安徽老家务农,后到各地打工,早已成家,还有个8岁的儿子。

  

检察官提醒 “查附近”查到的不一定是好人 “摇一摇”摇来的可能是厄运

  微信等手机社交软件,具有“摇一摇”、“漂流瓶”和“查找附近的人”等多种新型即时通讯功能,在手机网络覆盖处就可随时随地与陌生人聊天。但微信给手机用户带来通讯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静安检察院检察官分析,从作案方式看,嫌疑人均通过微信搭讪、结识事主,通过手机聊天逐渐骗取事主的好感和信任后,将事主约至指定地点见面,伺机进行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

  检察官提醒,“查附近”,查到的不一定是好人;“摇一摇”,摇来的可能是厄运。为防止陌生人发微信骚扰,微信用户可在隐私设置里进行设置;微信交友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见面;如果对方提出借手机、借钱时,更要三思而后行。

 
 
 
 
主办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