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盗取QQ账号,再假冒账号主人向QQ好友借钱,甚至提供视频图像“验明正身”,日前,“QQ盗号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犯罪引起关注,QQ诈骗为何层出不穷?网友为何频频上当?日前,静安区检察院对一起QQ盗号诈骗案提起公诉。
QQ聊天遭遇“好友借钱”
25岁的刘先生系静安区某公司的白领,3月11日下午4点三刻,他在公司加班时,朋友张某的QQ号码跳出。张某系公司的合伙人,两人私下关系不错。张某发来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他在镜头前晃动。“最近手头方便吗?今天先借我一笔钱,我亲戚急用。”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加之两人平日也有金钱来往,刘先生应承了下来,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一万元汇入张某指定的账号。
随之,张某便有事结束了聊天,下午5点多,张某又主动发起对话,依旧发来一段自己的图像,“你的账户里还有多少钱,我亲戚还有缺口,再帮我汇一万元吧”刘先生看到视频,仍认为张某在与自己聊天,于是再次汇入1万元到指定账户。随后,张某再次借故离开。5点半左右,他又再次发起视频聊天,声称遇到点事需要钱急用,提出再借3.5万元,刘先生顿觉疑惑,追问他为何今天频频借钱?两人僵持之时,张某从外面走入公司,谈起自己QQ号被盗,刘先生才知自己上当受骗。在张某的陪伴下,刘先生来到警局报案。
刘先生追悔莫及,但最令他疑惑的是,骗子手中为何会有朋友张某的视频?张某也无从得知,他只记得自己点开过陌生人发过来的网页链接,和陌生女子进行过视频聊天……
分工协作盗号诈骗
接报后,警方根据线索抓获了诈骗团伙潘某等人,此案移送静安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他们均来自广西农村,彼此是亲戚朋友关系,从未来过上海,平均年龄只有25岁,最小的只有22岁,大多数为高中毕业后待业在家。
据潘某向检察官交代,他们一行5人利用QQ聊天工具诈骗他人钱财。彼此有明确的分工协作,两名较有资历者为老板,负责提供食宿和电脑设备;两名年轻者为键盘手,负责QQ聊天,获取他人的QQ号、密码和视频影像,还有一人为车手,专门负责取钱跑腿。
据检察官介绍,这起团伙盗号诈骗案的作案手法是:老板购买QQ账号和钓鱼网站,QQ账号均为16级以上,木马网站也装饰成QQ空间的样式。键盘手负责上网搜罗合适的男性用户,主要以上海的男性用户为目标,发起视频聊天,以邀请对方去QQ空间看女大学生照片写真为名把含有盗号木马病毒的网址发给对方,该网址会要求输入对方的QQ号码及密码,然后这个木马病毒就会记录下QQ号码及密码发送给键盘手。键盘手再将盗来的QQ号码、密码、截取的聊天视频发给老板;由老板亲自操作,冒充被盗QQ主本人,向他们的QQ好友以借钱为名骗取钱财。为使被害人相信,还会在聊天过程中播放这些男性的聊天视频,使其相信确实是在和自己的QQ好友聊天。在被害人同意借钱后,老板就会向被害人提供指定的银行卡号,在被害人转账汇款之后,最终由车手专门负责取款。
据检察官透露:在目标的选择上,潘某等人选择上海地区30岁左右的男性,要求QQ使用5年以上且女性QQ好友较多。他们发现这类男性往往容易加陌生女性聊天,这样就容易上当。在聊天的过程中潘某等人还会要求使用视频聊天,向对方播放事先下载的美女视频,同时录下对方的视频以备之后诈骗之用。潘某等人认为上海大城市,该地区的人有钱。
静安区检察院指控:2012年3月9日,潘某等人利用木马网站窃取了李飞的QQ号密码,骗取了在校大学生李雨3,000元。3月10日,潘某采取相似手法骗取了被害人刘某2万元。潘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QQ盗号暗藏庞大产业链
据潘某等人交代,他们的盗号软件从网络黑市购买。检察官发现:这个案例并非个案,在破获的一系列QQ盗号案例中,盗号产业链已初露端倪。盗号者本人往往并不会编写木马程序,他们所使用的木马病毒都是从网上购买的。这意味盗号者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他们将编制的木马病毒程序再网上售卖给下游的QQ盗号者,并以此牟利。
搜索“QQ被盗诈骗”达到25万个结果。许多QQ盗号软件在网络上公然售卖,有的甚至还提供视频讲解,号称适用于多个版本的QQ。一些盗号软件宣称强制视频、暴力破解、强制语音、聊天记录监视以及破解相册密码等多种功能。
盗号者获取木马之后,会将木马隐藏在一些软件网站、色情网站中,伺机感染QQ用户。 “美人计”也是盗号者常用的植入木马手段。盗号者以女性的名义与对方聊天,然后给对方发送“美照”“视频”等文件。文件一旦被打开,隐藏的木马病毒就会自动植入到事主的电脑。
盗号者盗号成功之后,会将盗取的QQ号批量出售给下家。下家购得大量QQ号后,不可能一个个登录,而是先进行筛选,这就催生了另一个需求“洗号”。洗号后,一部分QQ号流到诈骗团伙手中。从目前破获的大量案件发现,诈骗团伙和盗号团伙往往不是一批人——盗号者负责以植入木马等方式盗取QQ账号密码,并将盗取的QQ账号通过网络黑市售卖给诈骗团伙。
至此,木马制作—售卖—感染盗号—洗号—诈骗的产业链,已经清晰呈现。
检察官指出,作为我国普及程度最高的即时聊天工具,QQ的活跃账户数已经超过七亿,这上亿的QQ号码形成一笔庞大的虚拟财产。过去QQ盗号以偷q币、偷装备为主,如今借助QQ进行诈骗已成为盗窃QQ号的主要目的。为增加可信度,一些骗子在盗号之后并不会立即行骗,而是以各种方式引诱盗号者进行视频聊天,并截取视频。骗子篡改密码后联系其亲朋,并播放视频聊天,以各种理由诱骗亲朋向指定账号汇款,亲朋看到后,便会信以为本人在聊天。
虚拟财产保护亟需重视
检察官指出,QQ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QQ账号的安全得不到保证,不仅QQ所衍生的QQ币等虚拟财产得不到保护,很多用户的私人信息业面临着泄露的风险。QQ账号贮存着大量的亲朋好友信息,一旦被窃取,损失难以估计。而以QQ实施诈骗,则直接侵害了被害者的财产,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巨大隐患,相关部门亟须采取措施,对QQ盗号产业链进行严厉打击。
检察官提醒:“木马是盗号最主要的手段。色情网站、软件及电子书下载网站。垃圾邮件附件、陌生人发送的文件中都可能含有木马。钓鱼网站是盗取密码常用的形式。“克隆”QQ空间是今年新出现的伪装形式,一些网站看起来跟QQ空间一模一样,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而将其盗取。
检察官提醒广大网民:应该加强对QQ诈骗的警惕。首先要防范木马,不要登录色情网站,不要从不安全的网站下载软件,不要随意打开垃圾邮件的附件,更不要接收陌生人发的文件。对于伪装的网站,应该加强甄别,不要轻易输入QQ账户等信息。其次,对于QQ上的汇款要求要警惕,及时通过打电话等方式确认,千万不要轻信。另外,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也是保证QQ账号安全的重要方式。